来源|大猫好规划(ID:damaoplan)
今天猫妹跟大家聊聊近期的几个骗保案子。
只能说骗保年年有,现在“绝活儿”特别多啊。
但还是那句话,保险金虽好,千万莫伸手,因为伸手必被抓呀。
基因检测结果都能改
现在不少肿瘤患者,确诊后、开始治疗前,都会去做一个基因检查,通过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有基因突变,据此可以判断是否能使用靶向药。
靶向药相对传统的放化疗,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一旦找到靶点,靶向药就能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打击,抑制其生长。
靶向药也被很多人称为“神药”。
但看过《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的都知道,“神药”虽好,但是也真贵。
不少人“吃了三年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p>
为了让很多人不因病返贫,医保做了很多努力,将很多常用靶向药逐渐纳入医保范围。
虽然国家集采让高价药一降再降,但“天价药”进了医保,依然不便宜。
越是不便宜,越让人有利可图啊。
于是,有些人打起了靶向药的歪主意。
这不,为了骗取医保基金,竟然有人敢去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
这是最近深圳医保局的通报。
深圳医保局是去年7月收到的举报线索,然后顺藤摸瓜,目前已经抓获涉案人员17名。
医?;?,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欺诈骗保行为,一直是社保压力打击的对象。
深圳的这种骗保行为可能不是孤例,后续,国家医保局将联合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范围内对篡改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鹦形棺ㄏ钫?,全面排查。
国家的医保都敢骗,那么保险公司的呢?
猫妹觉得,保险公司也应该查一查这方面的骗保了。
两年把12家保险公司骗了个遍
要说下面这两位主角,还挺聪明,没可着一只羊使劲儿薅羊毛,而是12家保险公司轮着薅。
一根两根三四根,两年时间,薅了47张人身险保单,仅重疾涉案保额就近800万元。
两年,800万,这胃口有点大啊。
照这种薅法,事情败露是迟早的事儿。
2020年7月,某保险公司在一起理赔案件中发现疑点,委托公估公司前往亳州市进行调查。
调查员很快发现疑点。
短短半年时间,该公估公司已经连续接到过多家保险公司委托的急性心梗重疾案件调查任务,而且,最关键的是就诊医院、就诊病区、疾病类别、住院流程、观察期后立即出险等方面存在高度雷同。
调查员不敢怠慢,向保险行业协会报了案。
协会组织辖区保险公司,扩大筛查范围,调取了该区所有的重疾理赔数据。
同时,医保局方面也发来了亳州市人民医院近10年来神经内科确诊的心肌梗死病人数据。
两方数据比对,发现重复的电话号码、重复的地址……
至此,亳州市人民医院南院神经内科二科室主治医师明某光浮出水面。
接下来,就是警保合作了。
经过抽丝剥茧排查,一起内外勾结、以虚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的系列保险诈骗案件浮出水面。
原来,这个明某光利用职务之便,近水楼台,利用自己科室的病人,或指使亲戚朋友伪装成病人住院,虚构病人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状况,伪造虚假病例,再据此向多家保险公司和相互宝申请重大疾病理赔。
在事件败露前,保险公司已经赔付了300万元。
这300万,也都是投保人交的钱、互助者们分摊的钱啊。
结果,自然是法网恢恢,明某光和另一共犯朱某侠,该判的判、该罚的罚。
这两个骗保大案说完了。
可以说,无限感慨啊。
猫妹陆续写过多起骗保案,骗子的手法真的是越发高明,胃口也是一个赛一个的大。
但最终,无一例外的,骗子都难逃法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所以,长点心吧,还是好好买保险,用保险,别老想着骗保险吧。
关于保险,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跟猫妹小助手(微信damaocaijing01)聊聊。
撰文| 猫妹
头图|Ritomm
排版|小嗨兔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