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宝,一名致力于?;ぞ虏说谋O詹┲?/p>
(资料图片)
前段时间回了趟广州,听老妈说自己的退休生活基本不用愁了,有退休金,有增额终身寿,还有以前买的分红险也能领钱…
我一听来劲了,倒不是惦记她的钱,而是印象中老妈确实有份分红险,但具体是啥一直没仔细看过。
毕竟这产品已经交完了,退保不划算。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翻出来分析一波,正好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讲讲怎么看保单,怎么计算手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
产品叫「福X金尊两全保险分红型」。
很多人说:我一看到保险就头大。
可以理解,厚厚的一本合同,里面成千上万个字,七绕八绕的根本无从下手。
逐字逐句地看换谁都难顶,但作为专业人士悄悄说,我们其实是有窍门的
要想看懂一份保单,首先看保单首页。
除了看投被保人信息之外,主要是确定保单的保障期限(持有期限),缴费期和每年的保费。
毕竟像这类产品,我们是把它当理财产品来算收益率的。
要是连投入了多少本金都不知道的话,还算个锤锤
涉及一些个人信息没展示全,
总投入是:1万*5年=5万元。
其次,看条款中的保险责任,主要是看这个保单怎么领钱。
以我妈这份保单为例,主要有三笔钱可以领,分别是「生存保险金、满期保险金和身故保险金」。
其中重点在于前两项,这是活着的时候可以领的。
而身故保险金则是在保障期内去世了,才能领的,不管它。
按照合同的约定,生存保险金是每两年领取一次,每次领基本保额的10%。
那基本保额是多少呢?
条款上面有写,保单载明的,也就是保单首页展示的金额15990元。
每两年领10%,就是每两年领15990*10%=1599元,直到75岁截止。
生存金搞明白,再看满期保险金就简单了。
75岁的时候保单over可以领满期保单金 = 所交总保费=1万*5年=5万(不计利息)
如此一来,整个产品的现金流情况基本清晰。
唯一不确定的是,最后一年期满的时候是
只领 满期保险金,
还是领 满期保险金+当年的生存保险金。
懒得跟业务员打交道,估计他早就记不得了,两种情况都算算吧——
现金流一填,IRR公式一套,结果就出来了,分别是1.64%和1.71%。
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这份保单按照复利计算的年化收益率
当然,这个产品还有分红权益,APP查了下历史记录,从2011年到2022年的都能看到。
因为2022年之后的分红情况还不确定,所以只能根据前几年的情况算个平均值(775)来进行假设。
叠加上分红后算出来的年化收益率是这样——
看着还马马虎虎,不过要实现它的概率比较低,因为现在已经进入利率下行的通道。
保险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即便业绩好,也不会大方地把盈利都拿出来分。
他只要维持市场的中等水平,面儿上能过去即可。
这也是我不建议大家选择分红型的原因,毕竟分多分少,全由保险公司自己说了算。
什么‘可分配盈余的70%’,文字游戏罢了。
(回顾戳《分红险的坑》)
所以算下来,这基本就是一个持有期为35年,收益在1.64%~3.22%的保本理财。
作为大公司的产品来说,说不上很烂,但作为一个10多年前的老理财险居然还打不过被降息过预定利率的晚辈,实在不应该
……
都说现在的产品好,现在的产品简单,收益还好,到底是为啥呢?
以目前最推荐的金满意足和颐悦无忧为例——
同样的,每年交1万,交5年,总共交5万。
持有满6、7年,过了保单增值期后,随时可以通过减保取现的方式,部分或全部领取现金价值里的钱。
比如持有满10年,颐悦无忧的账户现金价值为65233元,可以领3000元,可以领8000元,还可以一次性取光,悉听尊便~
因为不存在不确定的“分红”,所以要算IRR和对应单利的话就简单了。
以持有10年为例,IRR是3.37%,转换成单利是3.92%,吊打国债和大额存单。
不过瘾?
两个产品都能持有一辈子,用同样的方法,把后续情况也算出来展示下:
注意,这都是只要持有够对应时间就能100%达到的,保本保息~
不像我老妈买的分红险,后续分红不确定。
所以这也是近些年分红险没落的原因,有保本保息收益更高的,谁买那不确定的?
喜欢这类保本保息产品,接受6年持有期的,可以让顾问老师手把手规划预约顾问
……
另外,也有些读者像我一样,发现父母曾经买过‘垃圾’保险,咋办呢?
这就得一事一议了,像我老妈这份还是保留会比较合适。
因为保费已经交完了,处于领取年金的阶段,现在退保,现金价值很低,不如放着慢慢领。
而有的保单可能才刚交一两年,未来还有很长的缴费期,经计算确定后续收益非常差的话,则可考虑及时止损。
这就好比找对象,刚谈恋爱没多久就发现对方明显是个坑货,趁早分了换一个。
但要是已经领证甚至有孩子了,只要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就算不太优秀,一般也会选择继续把日子过下去
OK,想确定自己有没有必要跟老保单“分手”的,戳预约顾问
本文版权属于《荔枝?!肺⑿殴诤牛╨gbaox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小宝精选划算保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荔枝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