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宝,一名不只懂保险的理财博主
前两天在文章结合一些事探讨了下未来我们这代人的养老状况,留言区还挺热闹的。
除了吐槽抱怨的、苦中作乐的、插科打诨的,还有下面这种盛行的解构主义
(资料图)
想看更多精彩留言,
戳蓝色字《延迟退休,只是前菜》
放了50条上墙,但无奈被ban掉了不少,我只能对审核员说:理解
今天算是对上篇文章做个延伸, 结合养老问题和逐渐盛行的解构主义,说说现阶段我们该怎么搞。
毕竟解不解构,都要面对现实,提前为养老做准备。
……
其实养老,说白了要解决的就是不工作但还要花钱的问题。
怎么办呢?
无非就那三大支柱:
1)国家的职工养老保险
2)企业或职业年金
3)个人养老储蓄
其中,前两个基本没啥选择,因为职工养老的规则是国家说了算。
他说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他说发多少那就是发多少,我们只有「交或不交」两种选择。
企业/职业年金,看命。
碰上好单位就有,碰不上就没有,占比还不到1%。
最后我们个人能把控的就只有个人养老储蓄,说白了就是「靠自己」理财。
存钱也好、投股票也好、买商业养老保险也罢,自觉准备、自负盈亏。
而在这个领域中,我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推荐一些高性价比的商业保险,补充职工养老的不足。
就像我们都知道单靠医保兜不住疾病风险,就要买些这样那样的商业健康险进行补充。
说到这个,之前一直推荐的就两类产品,
一个是增额终身寿,类似大号的银行存款,前面锁定7-10年后即可自由提取。
保本保息,能锁定不错的复利收益,同时还比较灵活。
可以让账户利滚利到60来岁,等养老金不够花了,从里面一点点取着花。
另一个是纯纯的养老保险,用法跟职工养老类似。
年轻的时候交钱,约定好从55、60或65岁开始,按月或按年领钱,金额固定。
只不过,它不会耍赖皮随便延迟领取时间,说好是什么时候开始领,就是什么时候开始领
比如我买的那个光明一生,以30岁男为例,每年3.4万交30年,从60岁开始领的话,每年能领10万+,至死方休。
很多人纠结啊纠结,因为既想要增额寿的灵活,担心过个十来年有大额开支,还想用上这笔“存款”,
同时又想要养老年金的“永续现金流”,未来不管活到80岁还是100岁,都能有得领。
毕竟预期寿命越来越长…
怎么办呢?
之前是,预算宽裕的可以两个都买,预算紧张的,只能自己做好取舍,二选一。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属于预算紧张的那类
现在好了,有个公司做了一款神产品,如意鑫享,结合了两种产品的特点,二合一了。
简单来说,买了这个年金险,前期如果需要用钱,可以像增额寿一样提取里面的钱。
如果前期要是没用上,又或者没用完的话,这个年金险还可以继续留着。
等到了约定好的年龄,比如60岁,每年固定领钱。
做了个表格——
30岁男,每年交10万,交10年,60岁开始,每年能领9万,至死方休。
那同样的缴费情况,光明慧选能领多少呢?
14万/年。
看到这肯定有人想说:这也差太远了吧
是,单从领取的年金看,差距是不少,但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光明慧选一旦领取够20年,现金价值就归零。
换句话来说,领满20年后人走了,没有额外的赔偿。
而如意鑫享,现金价值不会有归0一说,领取到某年去世了,还能额外再领一笔钱。
记住这个差异,关乎我们后续如何计算收益
二是如意鑫享提供了普通养老年金难以匹敌的灵活性,持有8~10年后,无论哪一年终止整个保单,收益都不差。
手动爆算了一波收益率:
很明显,前期如果是买纯年金,万一急用钱被迫退保,很不划算。
但如果是买如意鑫享,很快就能达到一个不错的复利平台,哪怕急用钱被迫退保,也还有赚。
而如果把它当年金使用,不管哪年去世,如意鑫享的综合收益也都很能打。
所以在我看来,如意鑫享就是个披着年金险外衣的增额终身寿。
另外,它还有一些小亮点,
比如可以设置第二投保人,
比如可以附加保底利率为3%的万能账户,
比如当增额寿用,减保规则同类最优,没比例限制…
总而言之,绝了
……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你需求很明确,就想要增额寿或就想要养老年金的话,如意鑫享不一定合适。
比如把它当增额看的话,跟现阶段最能打的乐享年年(增多多3号)比——
差了一丢丢。
不过这个水平也能排在增额寿的前几名了。
如果把它当纯年金看待呢?
跟之前说的一样,如意鑫享很多收益都堆积在现金价值里面,要去世或退保才能领取,导致每年领取的金额相对少一些。
因此,如果就是为了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多领些钱过得舒服一点,光明慧选更好。
另外,光明慧选还有一个隐藏优势是,光大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很成熟的养老社区可以对接。
买够一定金额,光大能够提供一个保证入住权,避免未来老人太多,住不进去养老院。
所以,如意鑫享好不好,还得看你的需求。
我个人认为,养老储蓄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投资,时间一长变数就多。
对于大多数人,选这种折中型的产品会更好
ok,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算出来的收益和年金领取金额都不一样。
这玩意儿入门了就很简单,没入门看起来就像天书,建议还是约顾问一对一讲解规划吧。
本文版权属于《荔枝保》微信公众号(lgbaox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小宝精选保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荔枝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