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上午10点,由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的宣传活动在贵阳筑城广场举行,旨在提升市民?;じ?、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用耕地建的房屋是否可以进行登记?”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ね恋氐闹匾庖澹挂婪ㄓ玫氐日呓步庑?,并开展土地?;ぶ毒翰隆⑽褐诖鹨墒突蟮?,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贵州地势形态复杂多样,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2.5%,全省耕地面积大约347万公顷,旱地占70%以上,水田占比约25%。
耕地资源的稀缺对贵州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高要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认真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法治观念,提升全社会?;じ?、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强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担当,形成上下协同、各方努力、人人尽责、共同?;じ睾徒谠技加玫氐木置妗?/p>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对13起涉刑土地违法案件进行通报,在主要场所大型显示屏、地铁车厢、公交车、出租车等播放耕地?;ば悠岛捅暧?,引导全社会参与耕地?;ぁ!被疃殖。∽匀蛔试刺碧の庠缕剿?,?;ず糜邢薜母刈试词侨缁岬墓餐鹑?。当前,省自然资源厅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全省“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ず煜?、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做到现状耕地保护的应保尽保、应划尽划。
吴月平表示,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坚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ぶ贫?,严守耕地?;ず煜摺G炕赜猛竟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做到耕地粮食?;び畔?、生态空间全面优化、城镇开发管理有序,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把提升供给质量、供给效率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探索形成以土地资源高效率利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贵州路径,构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申川
二审 陈玲
三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