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夏时节,绿色爬满了田野,门前、屋后、乡村小路,处处都是翡翠般的绿。沭阳县塘沟镇东渡村蔬菜大棚基地内,一片绿意扑面而来,棚子里的西红柿青涩地垂在架子旁,惹人怜爱?!霸俟欢问奔?,这里就会停满大卡车,咱们的西红柿就可以卖到宿迁各地了,有的还能卖到外地呢!”基地负责人鲍波涛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自小就和土地打交道的鲍波涛,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靶∈焙颍页38诟盖缀竺娓膳┗?,他做什么,我便做什么?!北ㄌ嗡担恋匮怂峁┝耸澄?,他也要用勤劳来回报土地。
2015年,鲍波涛从外地回到家乡,和朋友一起投资了一个蔬菜大棚,但因当年的蔬菜行情不太乐观,导致他损失惨重。这一切并没有打倒鲍波涛,在用了5年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攒了第二次创业资金后,2021年,鲍波涛重新踏上了投资蔬菜基地的创业之路。他和合伙人孙晓光在塘沟镇东渡村,建立了一个占地4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基地,二人共投资1500万元。
重新从事蔬菜种植之后,鲍波涛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系统学习了蔬菜种植的方法?!跋衷谥值夭幌褚郧澳茄恢裢房喔闪?,种地也讲究科学种植,好的种植方法可以让种植户事半功倍。”鲍波涛说,做个勤劳的农民远远不够,要做个懂技术、信科学的新时代农民。
“你看,春季这片土地如果种植了西红柿,秋季就不建议种植西红柿了?!北ㄌ我槐咧缸糯笈锢锏奈骱焓?,一边跟记者介绍轮季种植的好处,“如果这片土地长期种植一种作物,那么土地里的养分就不均匀,土壤也会出现问题。此外,上一季种植的农作物留下的病菌会对下一季相同的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北ㄌ嗡?,这些是他自己学习过后才知道的种植知识。
懂了技术、学了知识后再种地,鲍波涛始终坚持种植安全绿色的蔬菜。为了减少农药使用,他用防虫板诱杀害虫,并且采用黑地膜覆盖,通过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来达到除草的效果。鲍波涛曾不止一次感慨:知识改变了他,也帮他创造了财富。
鲍波涛致富不忘村里人。蔬菜大棚基地建成后,吸引了东渡村以及附近村庄的村民前来工作,现在大棚内有30个人在干活?!拔艺饫锟墓ぷ仕淙徊欢?,但可以帮助这些农户赚点钱贴补家用,用人我也更倾向于用家庭困难又肯吃苦的人。”鲍波涛说蔬菜大棚的管理维护,还是需要依靠勤劳有技术的农民,这是一门技术活。
棚内,鲍波涛一手扶着西红柿藤,一手捏住坏死的烂叶子,细细地将植物顶端发黄的坏叶片一一摘掉?!罢庑┦卟私抗笞拍兀圆恍⌒木突嵘 !笔率瞪?,种蔬菜的风险高,但鲍波涛还是坚持种蔬菜。他说:“谈不上什么情怀,就是觉得蔬菜是老百姓饭桌上的必需品,很多人不爱种,但我觉得,总要有人去种植黄瓜和西红柿,坚持时间久了也就当成了自己的事业?!?/p>
夏日里的乡村比春日多了些没有规律的大雨,种地的农民也时常围着暴雨忙碌,鲍波涛也不例外?!芭镒佣叩呐锒ソ裉齑蚩钙姑挥泄乇?,蔬菜容易被雨淋湿,我得去看看,把大棚关上?!被耙舾章?,大雨倾盆而下,鲍波涛又忙碌了起来。